摩门教(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)的启示接受机制基于其独特的“持续启示”教义,强调现代先知与圣经同等权威的
摩门教(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)的启示接受机制基于其独特的“持续启示”教义,强调现代先知与圣经同等权威的启示传统。
摩门教(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)的启示接受机制基于其独特的“持续启示”教义,强调现代先知与圣经同等权威的启示传统。以下是其核心运作方式:
1. 启示的来源与权威
- 先知先觉:摩门教认为其总会会长(如约瑟·斯密及继任者)是“神在世上的先知”,享有与《圣经》人物同等的启示权柄。例如,约瑟·斯密声称通过异象直接接受神谕,并记录于《教义和圣约》56。
- 经典扩展:除《圣经》外,摩门教承认《摩尔门经》《教义和圣约》《无价珍珠》为神圣经典,均被视为“神的新启示”38。
2. 启示的确认流程
- 集体审议:新任总会会长需经十二使徒定额组(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)及总会会长团一致支持,其宣称的启示须经这些高层领袖共同确认45。例如1978年废除黑人圣职禁令的《正式宣言2》,需经全体领袖投票通过1。
- 信徒接受:总会大会期间,信徒通过举手表决“支持”新启示,象征集体认可。尽管实际操作中反对极少,但形式上维持民主程序46。
3. 启示的动态性
- 教义修正:摩门教允许基于新启示修改教义。如1890年终止多妻制的《正式宣言1》,以及1978年废除种族限制的《正式宣言2》,均被追加至《教义和圣约》14。
- 个人启示:普通信徒也可获得“个人启示”,但范围限于自身生活,不得与教会官方教导冲突。例如麦康基(Bruce R. McConkie)强调信徒需寻求“个人带领”25。
4. 与基督教的根本分歧
- 圣经观差异:摩门教认为《圣经》因翻译讹误而“不完整”,需通过现代启示补充8。基督教则主张圣经正典已封闭,拒绝额外启示27。
- 救赎条件:摩门教将遵守教会仪轨(如圣殿婚姻、为死人受洗)视为救恩条件,而基督教强调“因信称义”17。
摩门教的启示接受机制凸显其“活先知领导”的核心教义,通过制度化的集体确认与信徒服从,维持教义灵活性与权威的统一。
分享
导出
改写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