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济会的神圣律法是什么共济会的“神圣律法”(Sacred Law)并非单一宗教经典,而是其成员各自信仰的宗教圣书
共济会的神圣律法是什么
共济会的神圣律法是什么
共济会的“神圣律法”(Sacred Law)并非单一宗教经典,而是其成员各自信仰的宗教圣书在共济会仪式中的象征性统称。根据共济会传统与实践,其核心含义如下:
1. 定义与象征功能
- 多元宗教包容:共济会要求会员信仰“至高存在”(Great Architect of the Universe),但允许不同宗教背景的成员使用各自的圣书作为“神圣律法”。例如:基督徒使用《圣经》穆斯林使用《古兰经》犹太教徒使用《托拉》印度教徒可使用《吠陀经》这些经典在会所仪式中统称为“神圣律法”,象征道德与真理的普遍性12。
- 仪式工具:神圣律法在共济会仪式中与圆规、角尺并列为“三重伟大之光”(Three Great Lights),代表理性、道德与神圣指引3。
2. 核心原则与争议
- 道德而非神学权威:共济会强调神圣律法是“道德指南”,而非绝对教义。其内容不用于神学辩论,仅作为会员宣誓时的庄严见证2。例:入会仪式中,新成员需将手放在神圣律法上宣誓遵守会规,但具体经文内容不受限定4。
- 与基督教的冲突:基督教批评者指出,共济会将《圣经》与其他宗教经典等同,违背了“唯独圣经”(Sola Scriptura)原则,并淡化耶稣基督的独一救赎性18。
3. 实际应用
- 统一性与灵活性并存:尽管不同地区会所使用的主要圣书可能不同(如欧美会所多用《圣经》),但共济会明确禁止在会所内讨论宗教教义分歧,以维持跨信仰和谐27。
- 非宗教性本质:共济会官方声明强调,神圣律法仅是“象征工具”,其组织本身并非宗教,也不提供救赎教义23。
总结
共济会的“神圣律法”本质上是多元宗教圣书的仪式化统称,服务于其道德教化与兄弟会团结的目的。这一设计体现了共济会试图超越具体宗教分歧、构建普世伦理体系的尝试,但也成为其与正统宗教(尤其是基督教)争议的焦点138。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