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看了个报道。
北京体育大学数据中心发布,最近两年,中国马拉松参赛人数近千万。
其中,企业高管占比17%。
我就纳闷,这些大佬每天忙个不停,哪有时间运动。
但细细想来,好像真有这么回事。
就拿我的社交圈来说,但凡接触过的大领导、大老板,都有健身的习惯。
平常看他们在社交分享,很少发布工作信息,反而是些运动日志。
晨起跑步10公里、健身房撸铁俩小时、公园打球一上午……
果然,本事大的人都格外注重运动。
《半山文集》中说:运动的好处,在于能让人始终保持身心合一,它会用积极的能量,来统一自我。
大佬爱运动,背后暗藏的逻辑,不止打发时间那么简单。
如果咱们也“跟风”试试,生活也许会很不一样。
01
- 越是大佬越爱运动,他们这套逻辑绝了。
有没有发现,大佬和普通人有个明显区别——
精力特别旺盛,执行力超强,情绪也极其稳定。
相比之下,我们很多人就很“蔫”,精气神明显不足。
取个快递都累,爬个楼梯都喘,更别提应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,经常是焦头烂额。
再看看CEO们的日程:各种会、决策、谈判、应酬,还要搞战略,带团队……
除了工作,大佬和咱们一样,生活也是一地鸡毛,忙孩子、照顾老人,等等。
那他们是如何保持“高燃状态”的呢?
一期访谈中,任正非就回答过这个问题。
他说:自己能坚持下来,全靠运动。
这么多年来,他每天快走5公里,风雨无阻,这才有了旺盛的精力。
达·芬奇说:“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。”
动起来,身体中的能量才能像清泉一样流动,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大佬们深谙此理,所以再忙也要运动。
村上春树每天午后跑步10公里,再去游泳;
苹果CEO库克早上4点准时出现在跑步机上;
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每天晨跑1小时……
物理学家钱伟长每周都会踢足球,每天要走三千步;
袁隆平每天傍晚在农科院操场打排球;
钟南山不管再忙,每周都要健身三四次;
万科总裁郁亮,攀珠峰、跑全马,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了“运动健将”的称号……
各行各业的牛人,几乎全是运动达人。
因为他们太明白,运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。
强健体魄、激活大脑、提升气质、平复心绪、停止内耗,强大内心……
可以说,除了运动,再没哪件事能同时带来这么多好处。
而这一点,对所有人适用,并非仅限大佬。
美国就有科学家,耗时35年,做过一项调研。
他们最终得出结论:
坚持锻炼身体的人,在智力和反应方面明显高于很少运动的同龄人。
运动,说白了,是一个“抗拒诱惑、持续投入、自动执行”的过程。
坚持运动,人就能塑造自我,持续蜕变。
只要感受过运动的快感,人就再也不会停下奔跑的步伐。
02
- 像吃饭喝水一样,运动也可以日常化。
我关注的一位运动博主,曾鼓励大家说:
运动,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。不仅富人穷人都可以,而且非常纯粹地与努力成正比。
生活里很多事,存在门槛,也有很多事,努力到最后,也不免事与愿违。
只有运动,但凡你开始了,它就会给你带来反馈。
运动从来不是大佬们的特权,运动的惊喜平等地对待每个人。
你去不了喜马拉雅山,爬郊外的野山,也能大汗淋漓;
你去不了高档健身房,公园里的跑道,跑起来也有风。
只可惜,太多人总在犹豫。
有人觉得枯燥乏味、有人觉得太累,也有人说总拿不出时间。
运动的好处千千万,但拒绝运动的理由,也千千万。
到底如何像大佬一样,让自己步入运动的正轨?
今天分享3个小妙招,帮你轻松开启运动人生。
第一,想运动就马上开始,打开“自动驾驶模式”
你有没有这种经历。
明明下狠心减肥,可就是犹犹豫豫无法开始,今天找借口睡懒觉,明天又有别的安排;
明明制定好了运动计划,却迟迟难以进展,一而再地拖延,怎么也迈不开那条腿;
还有就是,总想着做好“万全的准备”:
查攻略、看理论、买课程、找教练,各种买买买,什么器械装备、运动服跑鞋的。
最后研究半天,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,而最初的热情,也被消耗得精光。
有句话说的好,你永远无法做好准备,干就完了。
先上车再调整姿势,先开始再找准赛道。
我有个经验,就是到了运动的点,想也别想,马上去做。
比如,早上跑步,闹钟一响就起床,以最快速度出门,不给自己一点犹豫的时间。
开启一种“自动模式”,就好像在脑子里按一个触发器。
只要碰到触发器,就开始,不给惰性反扑的机会。
第二, 做自己喜欢的,感受运动中的“峰终体验”
前几天,同事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起“夏日健身大计”。
小甲说,他刚办了卡,下周起一天三练,去跟着教练踩动感单车;
小乙听了直摇头:健身房好闷,器械和课程好枯燥,还不如跑步上下班;
小丙又说:能不能进行点有美感的运动,跳舞啦、瑜伽啦,普拉提之类的。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,我忽然意识到,运动其实是挺私人化的事。
选择哪种运动,不能一味随大流,也不能为了“速成”去做高难度的。
关键是选择喜欢的,让自己不抵触不反感。
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“峰终定律”:
如果在一段体验中的高峰和结尾,都是愉悦的,那么对整个过程的感受就是愉悦的。
反之,如果结尾感受不好,可能就会否定整个过程。
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运动,根源就在于开始地太痛苦,过程中也在咬牙硬挺。
别强迫自己,怎么喜欢怎么来。
全然放松,尽然享受,你才能真正爱上运动。
第三,太忙没时间,那就建立自己的“微运动SOP”
还有很多人,是苦于没有完整的时间。
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上班族,很难拿出一两个小时做运动。
博主@橘子菠萝,分享的“微运动SOP”,就很有借鉴意义。
所谓“微运动SOP”,就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运动的标准化流程。
举个例子。
早起15分钟,做晨醒瑜伽,或是腹式呼吸;
午休拿出半小时,快步走、慢跑或是做颈椎操、拍八虚、八段锦、贴墙站立;
晚上下班后,再找一点零碎时间,散散步、拉伸一下、跳跳绳。
睡觉前,可以再来十五分的轻运动,冥想之类的。
一句话,就是见缝插针,找方便操作的,不需要场地器械的。
按照这个思路,我现在每天晚上陪娃的时候,也放下手机,和她一起跳绳。
一边看孩子,一边运动,完全两不误,我再也不抱怨没时间了。
03
亚里士多德说:
我们每个人都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,因此,优秀不是一种行为,而是一种习惯。
咱们普通人,不用非得成为大佬,但要借鉴优秀之人的生活习惯。
坚持运动,积极生活,以饱满的兴致,过好每一分每一秒。
感受大汗淋漓,感受身心畅通,感受自我蜕变的雀跃。
我相信,一段时间后,你一定能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点个推荐,从明天起,开始运动吧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