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中央研究院確實有一個簡稱為「史語所」的單位,全名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。以下是詳細說明:中
臺灣中央研究院確實有一個簡稱為「史語所」的單位,全名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。
臺灣中央研究院確實有一個簡稱為「史語所」的單位,全名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。以下是詳細說明:
- 中文名稱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簡稱「史語所」 维基百科+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+8爱知图书馆+8。
- 英文名稱: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, Academia Sinica 维基百科+7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+7Nature+7。
- 成立歷史:該研究所於1928年由國父孫中山籌設於廣州,後遷至臺灣繼續運作 维基百科+7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+7museum.sinica.edu.tw+7。
史語所是中研院負責中國歷史與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機構,研究領域涵蓋古文字學、考古學、語言學、歷史學等多個面向,並設有博物館、圖書館等附設機構 维基百科+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+3中研院史語所臺灣與東南亞考古學研究室+3。
1. 官方網站與最新活動
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官方網站顯示,研究所目前活躍中,7 月 17 日(2025 年)仍在舉辦學術演講,說明學術運作正常進行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+13Facebook+13维基百科+13。
✅ 2. 明確的研究系統
在中央研究院的組織架構中,「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」仍列在「人文暨社會科學」三大部門之一 sinica.edu.tw。
✅ 3. 博物館等附屬設施仍對外開放
史語所附屬的「歷史文物陳列館」自 2002 年重新開放以來,一直對外開放,收藏豐富,包括甲骨文、殷周青銅器、台灣考古文物等 museum.sinica.edu.tw+2维基百科+2维基百科+2。
✅ 總結
- 成立於 1928 年,至今已健在近百年;
- 亞洲以至華語世界最重要的歷史與語言研究單位之一;
- 正在舉辦講座、出版期刊、維運博物館。
所以可以確認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(史語所)確實仍然存在與運作中。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