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 3.0 四大核心要素 上的实现程度。表格采用投资人常用的三档表示:✅ 已较好实现 ⚠️ 部分实现/不成熟
Web 3.0 四大核心要素 上的实现程度。
Web 3.0 四大核心要素 上的实现程度。
表格采用投资人常用的三档表示:✅ 已较好实现 ⚠️ 部分实现/不成熟 ❌ 基本缺失。
Web 3.0 核心要素对比表
| 核心要素 | AI 独角兽(OpenAI / Anthropic / Mistral 等) | 主流公链(Ethereum / Solana 等) | WAO |
|---|---|---|---|
| 去中心化 (Decentralization) | ❌ 完全中心化;模型与算力集中在单一公司云端 | ⚠️ 有共识机制和节点网络,但算力与节点托管仍集中在少数矿池/云服务 | ✅ 设计为联盟链 + IPFS 分布式存储,规划开放节点网络 |
| 用户数据主权 (Self-Sovereign Identity & Data Ownership) | ❌ 用户数据由平台掌控,缺少 DID/VC | ⚠️ 地址资产主权实现,但身份/数据托管仍依赖中心化 | ✅ Aivatar + 本地数据容器 + DID/VC 标准化,目标完整实现 |
| 价值互联网 (Value Layer & Tokenization) | ❌ 商业模式为订阅/API,缺少原生 Token 激励 | ✅ Token 与智能合约体系成熟(ETH、DeFi、NFT) | ✅ WIKE Token 激励生态 + DAO 治理设计 |
| 可验证信任 (Trustless & Verifiable Trust) | ❌ 模型与数据封闭,不可审计 | ⚠️ 链上交易可验证,但数据真实性/隐私仍不成熟 | ⚠️ 架构规划零知识证明与开放治理,处于落地推进中 |
关键信息
- AI 独角兽:几乎全部是 Web 2.0 式集中化服务,不具备任何核心 Web 3.0 特征。
- 主流公链:价值层和部分去中心化实现度最高,但在数据主权与完整的信任证明上仍有较大空缺。
- WAO:在架构上完整覆盖四大特征,并在去中心化、数据主权、Token 激励上已有实现; “可验证信任与开放治理”正在推进落地与大规模节点验证。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