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永基、四通与“中关村”公司的创立背景: 1999年,为了支持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,北京市政府决
“中关村”公司是政府意志与以四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企业力量相结合的产物。段永基的入主,象征着将市场化的活力注入到这个国有背景的平台中。
段永基、四通与“中关村”公司的创立
- 背景: 1999年,为了支持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,北京市政府决定组建一家以“中关村”命名的上市公司,作为园区在资本市场的旗舰和平台。这被视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。
- 段永基的角色: 段永基先生当时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领军人物,被誉为 “中关村村长” 。他作为北京四通集团的董事长,拥有极高的声望和丰富的企业运营经验。因此,他被政府委以重任,出任这家新成立的“中关村”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兼总裁。
- 与四通的关系:这家公司虽然由政府主导成立,但其管理和运营团队大量吸纳了来自四通等中关村知名企业的精英。可以说,“中关村”公司是政府意志与以四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企业力量相结合的产物。段永基的入主,象征着将市场化的活力注入到这个国有背景的平台中。
段永基时代的特点与挑战
在段永基执掌时期(约1999-2006年),公司呈现出以下特征:
- 雄心勃勃的扩张: 公司业务范围非常广泛,涵盖了科技园区建设、电信服务、风险投资、房地产开发等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承接了北京CDMA电信网络项目。
- 陷入巨额债务危机: 正是由于快速扩张和高风险投资(特别是CDMA项目),公司背上了沉重的担保和债务包袱,最终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,这也是后来段永基离职和公司重组的直接原因。
- “中关村”品牌与科技概念的顶峰: 这一时期,公司作为“中关村”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被热烈追捧,其名声也达到了顶峰,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。
与后来“黄光裕时代”的衔接
- 为了化解公司的危机,北京市政府开始寻求重组。
- 2006年,国美系的鹏泰投资(实际控制人为黄光裕)入主,取代了原来的大股东,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。
- 段永基随之淡出管理层,标志着“中关村”公司从一个由政府与科技精英共治的企业,进入了由商业巨头黄光裕主导的“国美系”时代。
总结
所以,您记忆中的信息是完全准确的:
- 公司实体: 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(控股)股份有限公司(000931)。
- 关键人物: 段永基是其首任董事长,是公司的奠基人和早期的掌舵者。
- 历史渊源: 该公司与四通公司有着极深的渊源,段永基的入驻本身就是这种渊源的体现。
简单来说,000931这家“中关村”公司,在其生命历程中先后经历了“段永基时代”和“黄光裕时代”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。您的问题正好抓住了其第一个,也是奠定其名号但同时也带来巨大风险的创始阶段。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